大江大河孕育的城市豪情,
走街串巷捕捉的人间烟火。
匆忙奔走于大千世界的我们,
是否会为一座城而停留?
“以城相见”,让我们来一一探索,
那一座座城的魅力与底色。
海滨花园城市厦门(摄影:刘剑聪)
这是一座太适合无主题徒步的城市,漫步路过各式各样的咖啡馆,去喝一碗鲜掉眉毛的海鲜汤,在温润的海风吹拂下发呆一整天,去寄一张明信片给十年后的自己,不必担心时间来不及,慢下来,浮生偷闲。
01
浪漫的花园城市
厦门是一座高颜值的岛屿城市,它生于海中,且全城环海,就像一个含着珍珠的蚌壳。
自然条件对它及其垂青,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在这里构建了一座精致、秀美的花园城市;漫长的海岸线和天然的良港,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渔获,也滋养了这里的海洋文化,使厦门兼收并蓄,最终成就了文艺、清新的城市格调。
在今天,文艺青年打卡地已经成为厦门的名片之一。鼓浪屿、曾厝垵、沙坡尾、厦门大学、环岛路,老别墅、民宿、咖啡馆、猫、明信片……这些元素构成了厦门的文艺版图。
很多人来厦门,是奔着鼓浪屿来的。这座面积不足两平方千米的小岛,与厦门岛一水相隔,若即若离,最是将厦门的文艺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作为曾经的公共租界,商人、传教士、华侨各色人等在鼓浪屿构筑家园,这里因此沉淀了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欧陆风格的洋楼别墅、中西合璧的八卦楼、小巧玲珑的日本屋舍、园林精巧的中式宅院,风格不一而足。
文化的碰撞,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鼓浪屿的生活方式充满文艺情调,住洋房,吃面包,参加音乐会。曾几何时,岛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传来钢琴之声,也让鼓浪屿有了“琴岛”的美誉。历经岁月的洗礼,鼓浪屿依然清新可人,在这个没有车马喧嚣的小岛,即使是无所事事的闲逛,也很满足。
坐上轮渡缓慢而悠闲地渡过海峡,自由自在地在鼓浪屿的小巷之间游荡,异域风情的老洋楼不论翻新或是破败的,当年的富贵气息依然徘徊不去,极具沧桑感。其间花影绰约,暗香浮动,耳畔不时传来悠扬的钢琴声,仿佛梦回往昔承载着无数绮丽梦想的南国小岛。
曾厝垵也是厦门颇有名气的文艺打卡地。这里原是个临海的小渔村,随着一批文艺青年的到来,它渐渐成为了都市桃花源的样本。这里永远不缺人间烟火味,也不缺拉着行李箱的游人。走在曾厝垵,随处可见当年华侨建造的红砖古厝和南洋风味的“番仔楼”,那些精致古朴的红砖老墙,婉转灵动的燕尾脊,都在诉说着曾厝垵的往事。
还有那些听起来就让人好奇的小铺子,卖的不是具体货物,而是南国小岛的情调。不论是沉醉于曾厝垵的风物人情,还是静静地对着大海发呆,曾厝垵在城市与渔村之间,为生活留下了一份诗意。
厦门大学也是厦门的地标之一,坐落于山海之间的厦大,面朝浪花朵朵的白城沙滩,校内四季繁花盛开,引人入胜的风光让其在历年中国最美大学的票选中始终名列前茅。
厦大的“嘉庚建筑”,是校园里一道凝固的独特风景。典型的“穿西装、戴斗笠”风格,融汇了中西方之所长,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墙体,宛如“西装面料”,屋顶则是“三川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似遮雨的斗笠,尽显中式美学。
厦大的“嘉庚建筑”风格独特,且每栋建筑命名典雅,比如取自《兰亭集序》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群贤楼,取自“车胤以囊盛萤,孜孜攻读;孙康映雪为灯,苦学不辍”的囊萤、映雪二楼……穿行于“嘉庚建筑”楼群,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典文化的殿堂。在厦大,有太多值得流连驻足的风景,“嘉庚建筑”楼群的人文风韵,芙蓉隧道的艺术涂鸦,芙蓉湖和情人谷的旖旎风光,都是厦大最美的角落,可谓是厦门雅致、文艺气质的集大成者。
02
鲜活的海滨之城
厦门的魅力,不仅在于现代与繁华,对于厦门人来说,这里和大多数外来人想要的文艺厦门有点不同,这里属于生活,就像一壶清幽的铁观音,需要慢嚼细品。
如果想品味厦门的鲜活,可以前往俗称八市的厦门第八农贸市场,这里有老厦门的面貌,老厦门的家常味,藏着繁华城市间别样的烟火气息。
八市挨着第一码头,旧时候海鲜甫一上岸,渔民便挑来此地售卖,各色海鲜琳琅满目,俨然是一个露天的海货“博物馆”。到今天,八市依然是厦门岛内规模最大、海鲜种类最齐全、菜品最丰富的菜市场,不管是诸如梭子鱼、巴浪鱼、小管儿这样的本港渔获,还是叫不上名字的新奇海货,贪恋海味的厦门人都能在这里淘到。
“懂味”的老厦门人吃海鲜讲究材料的新鲜、追求本味,对于他们来说,太过复杂的方法处理海鲜是暴殄天物,只有不够新鲜的才需要重料来压味。酱油水是最家常的料理,海鲜下姜丝蒜片烹熟,配粥配饭,都是“好料”。
当然,在八市不仅仅可以购买新鲜的食材,更有地道的美食,犒赏着厦门人的味蕾。一碗熬煮浓稠的沙茶面是厦门味道的重要代表之一,沙茶面汤鲜、入味,将南洋的沙嗲调料与本地的饮食口味相结合,形成这般色泽红亮、甜辣鲜香、滋味浓厚的沙茶汤,面为爽滑弹牙的碱水面,配上海蛎、鲜虾、鸭胗、鱿鱼等独到的浇头,独特的味道正是厦门兼收并蓄的历史见证。
还有游客已经耳熟能详的招牌小海鲜土笋冻、小章鱼和海蛎煎,海滩上的沙虫熬制成胶冻状,富含胶原蛋白,口感滑溜爽脆;小章鱼先白灼再冰镇,浸满闽南特色的芥辣酱,一口下去,让人直呼过瘾;腥甜的海蛎裹在番薯粉浆和鸡蛋液中煎熟,咬上一口,地瓜粉的弹牙后是海蛎的鲜味在口腔中传递开来,令人回味。这些市井深处的招牌小吃,也许食材不够起眼,却别有风味,讲究的是地道、扎实,浓厚的闽南地域特色在此展露无遗。
厦门自有海滨城市的庸散,厦门人也懂得享受生活。最能代表这一点的是功夫茶,厦门所处的闽南一带喝茶有鲜明的地域性,更为讲究品茗之道。清道光《厦门志·风俗记》载,厦门人“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杯必曰若深杯……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饷客。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否则相为嗤笑,名曰功夫茶”。可见厦门人喝茶喝出了仪式感,小小的茶壶,精致的茶杯,再配上讲究的茶盘、茶洗,从泡一壶茶到品啜甘霖,需要洗茶具、放茶叶、冲茶、巡茶、鉴赏汤色等八道工序。
茶是厦门人日常生活中的最大享受,厦门人爱喝茶,也爱以茶待客,居家有客上门要泡茶,甚至连许多公司、机关也备有茶具茶叶招待来访的客人。这不仅是一种玩味,也是一种休闲和情调,漫漫长日就在这么一泡、一巡、一回味的功夫中消逝。
这就是厦门,充满花香鸟语,步调悠闲,让人易动看海、听浪、泡茶、看月亮的闲心,缱绻于它的柔和与静谧之中。
人民日报文创出品
撰文|邱瑟
海报设计 | 赵蕾
海报摄影 | 刘剑聪
图片 | 见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