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尧:全力打造国家畜牧科学城

2019年12月18日       来源: 人民网

12月18日,2019中国品牌论坛——“一县一品”品牌建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在论坛现场,记者采访到了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记者:荣昌生猪全国知名,去年全国生猪大数据中心落户荣昌,能简单介绍一下为何专门为生猪建立大数据中心吗?

曹清尧:建立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主要有四点考虑。第一,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破解“猪周期”。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通过构建生猪产业监测预警的系列模型,将为国家精准调控、区域联动调控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有效破解价格起伏波动大的“猪周期”现象。第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生猪养殖业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立,能够汇聚生猪全产业链数据,促进生猪数据资源流通,有利于充分挖掘生猪大数据价值,化解全国生猪数据信息交流門»碍,消除信息“孤岛”,提升生猪管理水平,推进生猪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带动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致富。第三,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有利于推动生猪产业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数字化是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将实现生猪的数据的共享交换,深化生猪单品种大数据的应用发展,推动农业大数据的应用落地,提升整个生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第四,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有利于提升生猪产业综合竞争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获取全球科研创新信息与成果转化信息,通过开展生猪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普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猪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以智能化引领生猪产业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提升我国生猪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荣昌是世界八大、中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荣昌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是国务院2018年批准的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2012年,农业部在重庆荣昌建成我国唯一一个生猪网上交易市场,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交易量接近全国生猪交易总量的10%,成为世界最大的生猪线上交易平台,并产生大量可靠的、实时的生猪交易数据。重庆荣昌还是农业部支持建设的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生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兽医兽药研发、饲料配制加工、猪肉精深加工与流通体系,拥有畜牧专业学科齐全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和长期从事养猪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科研与人才条件较好,在荣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具备较好基础。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多年来荣昌区在生猪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曹清尧:近年来,荣昌区在生猪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三点成就。第一,具备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饲料、兽药、市场”于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集群。荣昌是中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荣昌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固定在荣昌区举办。荣昌猪产业经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链条比较完整、融合度较深、科技含量较高、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获得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平台,是西南饲料兽药最大的集散地,2018年,荣昌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第二,成为全国最大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基本实现“买全国、卖全国”。2013年1月9日,经农业部批准在荣昌建设了全国首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畜禽产品大市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年生猪在售量1亿头以上,年成交量4000万头以上,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10%,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交易客户近5万户,交易品种涵盖全球主流品种,已成为我国最大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基本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第三,具有系统的生猪价格指数支撑。荣昌充分运用国家生猪市场产生的真实交易数据源,开发生猪价格指数等数据产品。2017年12月27日,与新华社联合在北京对外正式发布了荣昌生猪价格指数。荣昌生猪价格指数的样本采集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包含生猪、仔猪、种猪这三个主要监测品种,每周一更新“交易价格指数”,能够反映全国生猪交易大行情,为客户控制生产、采购规模提供参考。目前,荣昌已经引进阿里巴巴、九次方、中金数据等企业,共同合作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机制,为政府、企业、公众、金融机构等提供决策支撑和生产指导。

记者:荣昌发展特色产业有什么优势?为了保障这些产业发展出台了哪些举措?

曹清尧:优势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荣昌位居成渝城市群发展主轴黄金结合点上,是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腹心”,距重庆90公里,离成都240公里。具备完善的“水、陆、铁、空”立体交通配套,成渝高铁、成渝铁路、成渝高速、潼荣高速、大内高速贯穿境内,周边有“三大机场”“三大港口”,实现“20分钟重庆、40分钟成都,半小时港口、一小时机场”。正在争取建设的国家货运机场,将推动荣昌进入“临空港”经济时代,实现与“渝新欧”大通道的全面对接。二是人才优势。以畜牧产业为例,拥有国内专门从事畜牧科技研发的重庆畜牧科学院和1938年建校的国内一流畜牧兽医专业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是国内畜牧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聘请15名院士为建设国家畜牧科学城专家团队,拥有科技部“万人计划”2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4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60人,柔性引进日本、英国等知名专家22人,全区集聚畜牧科技和创新创业人才达2万余人。三是科研优势。建有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市级平台9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建成2个国家级孵化器。在国际上首次培育出转入免疫球蛋白轻链超大基因转基因猪,在国内率先建立无菌猪繁育技术体系和全国唯一无菌猪实验基地,拥有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无特定病原(SPF)猪繁育平台,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0余项。四是环境优势。荣昌政治生态优良,获评“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城市”,被评为“中国年度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奠定了宜业基础。荣昌城市环境优良,具有山水相融的“三山相望、山水相连”自然生态格局,拥有全国文明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家级荣誉褒奖,奠定了宜居基础。荣昌人文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渝地区知名的非遗体验之城;每年定期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打造成渝城市群知名的“运动健康之城”,奠定了宜游基础。五是政策优势。荣昌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在荣昌的企业可享受国家级政策待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融合发展调研组明确将荣昌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会有更多发展项目落户荣昌。

举措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支持。每年设立2200万元农牧高新产业专项,筹建1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子基金,支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引领。每年设立1亿元高新区发展资金,推动设立15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人才支持。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高新区“人才战略合作联盟”,与法国养猪研究院等34家知名科研院校合作共建荣昌高新区。三是服务支持。全市率先推行“只跑一次、只找一人”改革,率先实施了“企业吹哨、部门报道”“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制度。严格落实减税降负,大力实施水电气价、物流等各项改革,进一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比如,荣昌区引入电力配制改革,确保大户电价控制到0.6元/度以内。

记者:未来荣昌在特色产业方面还有哪些大动作?

曹清尧:下一步,荣昌将紧紧依托重庆科学城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全力打造国家畜牧科学城,为重庆科学城建设增光添彩。一是加快发展畜牧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优势,推进区块链技术与畜牧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教学科研、智能制造、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交易市场、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千亿级国家畜牧科学城。二是大力发展畜牧绿色经济。整合市畜科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和区级部门检验检测资源,构建国际互认高水平的检验检测集群,打造“中国畜牧检测”品牌。推动温氏、天兆公司万头楼宇式优质种猪繁殖场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的绿色高效养殖示范企业;推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畜禽粪污收储处理体系,促进现代农牧业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畜牧全产业链。三是融合发展创新经济。实施国家种业自主创新专项、农牧高新专项等重点项目,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发展,打造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开展“畜牧英才计划”,实施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提质扩容”工程,新引进院士3名,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武汉大学等组建联合研发团队,选聘30-50名咨询专家顾问。四是持续营造发展环境。着力打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只跑一次、只找一人”“企业吹哨、部门报道”“营商环境观察员”等制度,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